Search

【孩子,我們合作好嗎】

吃完晚餐,在廚房洗碗的時候
聽到客廳傳來爭吵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孩子,我們合作好嗎】

吃完晚餐,在廚房洗碗的時候
聽到客廳傳來爭吵的聲音
太太跟童童為了一個麵包🍞
意見不合

「我要吃!我要吃!」童童感覺等不及了

👱🏻‍♀️「我知道妳想吃,那妳用袋子拿著吃」
👧🏻「我不要!」
👱🏻‍♀️「可是麵包屑會掉耶」
👧🏻「不要!我要用手吃」
👱🏻‍♀️「恩...可是...」
👧🏻「不要!不要!我要用手吃!」
👱🏻‍♀️「...」
👧🏻「不要!」

3歲多的孩子
很多 #莫名的堅持
腦袋跟石頭一樣
要就是要!
一個不小心
就會演變成情緒崩潰🤦🏻‍♂️

👱🏻‍♀️「童童阿~」
太太叫完名字的時候,停頓了一下
這個停頓,會讓整個對話重頭來過
劍拔弩張的氣氛,可以緩和一些

👱🏻‍♀️「妳很想用手拿著吃,對不對?」
👧🏻「對啊!」
這個問話,可以讓孩子覺得被理解
『我講話,媽媽是有在聽的』
也就是 #溫和的態度
#尊重孩子

👱🏻‍♀️「媽媽知道了,可是我不想地上都是麵包屑」
表達自己的想法,是 #堅定的態度
#尊重自己的表現

👱🏻‍♀️「那我們一起來想個辦法,該怎麼辦?」
👧🏻「......🤔」

👧🏻「那我...那我,拿衛生紙包著,好嗎?」
👱🏻‍♀️「好,這是個好方法」

於是,童童去拿衛生紙
開心的吃起麵包了😋

在廚房的我
佩服著太太的 #溫和堅定
也訝異童童竟然想得到這麼好的方法

往往這一來一往的「不要」
就陷入所謂的「爭奪權力」
到最後,就是兩敗俱傷的收尾
(留言有Podcast連結🔗)

父母氣個半死🤯
覺得孩子講不聽!還挑釁我!
就沒收麵包,不准吃了!
孩子也覺得受委屈
只是想吃個麵包...怎麼會這樣😫

當我們能從對立的角色
轉換成邀請孩子合作的夥伴
孩子便會產生價值感與歸屬感
進而去配合、合作
也會相信自己是有能力
能一起解決事情❤️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先生⬇️ 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家長講師 AMI國際蒙特梭利協會 0-3 助教 太太⬇️ 國際認證鼓勵諮詢師 全面在家蒙特梭利、正向教養、薩提爾對話 分享教養過程中的實戰Live與夫妻日常、旅遊、開箱
View all posts